常平,我的羽毛球搭子与心灵密友
常平不是我的同事,也不是我的同学,我们相识于社区那间灯火通明的羽毛球馆。
那是一个普通的周三晚上,我正对着墙壁独自练习高远球,他拿着球拍,有些腼腆地走过来问:“哥们,缺搭子吗?”就这样,常平走进了我的球场,也走进了我的生活。
起初,他只是一个纯粹的“羽毛球搭子”。我们每周固定约球,在方寸球场间挥洒汗水。他的球风稳健,不像有些人喜欢暴力扣杀,而是善于用精准的落点和耐心的多拍来寻找机会。在球场上,我们是完美的互补。我进攻,他防守;我失误,他补救。一个眼神,一个手势,我们就知道下一个球该打向哪里。这种无需言语的默契,是在无数个夜晚的“厮杀”中淬炼出来的。
但不知从何时起,我们的关系超越了那四条白线划出的场地。
打完球,我们不会立刻各自回家,而是会在场馆外的长椅上坐一会儿,买两瓶冰镇饮料。汗水顺着脸颊滑落,我们聊的早已不再是刚才哪个球没处理好。他开始跟我吐槽工作的压力,分享家庭里的趣事;我也会向他倾诉生活中的迷茫,讲述那些不为人知的烦恼。在这个快节奏的城市里,这片小小的休息区,成了我们短暂卸下盔甲的港湾。
常平话不多,但总是很会倾听。他或许给不出惊天动地的建议,但他那句“我懂”,和那感同身受的眼神,比任何大道理都更有力量。我们见证了彼此的失意与得意——他升职加薪那天,请我吃了一顿最好的夜宵;我感情受挫时,他陪我打了一场最累的球,用尽全力的奔跑让我无暇胡思乱想。
如今,“找常平打球”早已成了一种习惯。这简单的六个字,背后是运动的酣畅,是压力的释放,更是一次老友之间的深度对话。我们挥动球拍,击打出去的不仅是羽毛球,还有积攒了一周的疲惫与情绪。
有人说,人生得一知己足矣。我很庆幸,我的这位知己,是在球场上“打”出来的。常平,不只是一个羽毛球搭子,他是我在这座钢铁森林里,找到的可以并肩作战、也可以交心托底的兄弟。
https://www.fydmwd.com/img/2025/09/ef34ecd2b63241b3023aafe8c0fcd90d.jpg
在常州上大学,想找一起学习、运动的搭子,有什么推荐的方式或平台吗?
想找个《原神》日常任务搭子,主要想找能帮忙打周本和刷圣遗物的,有什么高效组队建议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