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我的饭搭子,是位“细嚼慢咽”的行为艺术家
我的筷子,在空荡的餐盘里划过了第三圈;我的奶茶,从沁凉喝到了温热。而对面的他,碗里的米饭才将将少了山顶的一角,正以考古学家般的细致,将一块红烧肉上的每一丝肉纤维分离、品味。
这就是我的饭搭子,一位将每顿饭都吃成一场“慢食主义”行为艺术的朋友。
起初,我以为这只是偶然。后来我才发现,这是他的常态。当我已经风卷残云,完成了从饥饿到饱腹的全过程,满足地靠在椅背上时,他的战斗,才刚刚进入中场休息。我的节奏是快板,急急切切;他的节奏是慢板,悠悠缓缓。我们俩坐在同一张饭桌上,却仿佛身处两个不同的时空。
等待,成了我饭后的固定节目。这段时光,从最初的焦躁,逐渐变得……富有哲学意味。
我开始观察。看他如何将一筷子青菜端详片刻,再送入口中,缓慢地咀嚼二十下以上;看他如何用门牙小心地磕开一粒花生米,再品味其酥香。他的世界里,仿佛每一粒米都有其独特的生命轨迹,需要被郑重其事地送别。
在这个过程中,我学会了与自己的急躁和解。从最初的内心呐喊“快点啊!”,到后来开始天马行空地神游,构思晚上要做的工作,回忆早上看过的新闻,甚至数清了餐厅天花板上有几盏灯。这段被迫的“留白”,竟成了我一天中难得的放空时刻。
我也曾试图“加速”他。“这个很好吃,你快尝尝!”“汤快凉了。”我委婉地催促。他只是抬起头,憨厚地一笑,然后以不变的节奏,回一句:“细嚼慢咽,对胃好。”
我竟无法反驳。
如今,我早已放弃抵抗,甚至品出了这“慢”的好处。因为他,我注意到了餐厅角落里那盆绿萝长得正好;因为他,我听到了窗外忽远忽近的市井声响;也因为他,我碗底最后一口饭的甘甜,似乎也比以往更清晰了些。
所以,当我的饭搭子依旧慢条斯理地,进行着他的“餐盘上的艺术创作”时,我会再给自己倒上一杯茶。
毕竟,人生在世,能有一个让你愿意放下匆忙、陪着一起“浪费”时间的人,或许,这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幸运。只是,下次吃饭前,我得记得先给自己点个餐后甜品——在他结束他的正餐之前。
我的追星搭子突然脱粉了,感觉好失落,就像失去了并肩作战的战友。我们之前每天都有聊不完的话题,现在突然空了,我该怎么调整这种心态?
在沈阳想找一起打篮球的伙伴,请问有什么好的途径或场地推荐吗?
张子枫的春日私服总是自然又清新,她有哪些搭配技巧可以借鉴呢?
你好,我是在杭州的学生,想找个减肥搭子互相监督,你也有兴趣一起运动、分享健康饮食吗?
我想在白云区找一个减肥搭子,平时可以一起约着运动、互相监督,有没有人一起呀?最好能在白云新城附近活动~
计划四月中旬去泰国旅游,目前一个人,想找一位旅行搭子一起玩。希望对方性格开朗、不斤斤计较,行程以曼谷和芭堤雅为主,主要想逛夜市、体验海岛和当地文化。请问有没有类似计划的朋友?或者对结伴旅行有什么建议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