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武功山徒步奇遇:与河南“搭子”的48小时山野情谊》
凌晨4点的武功山金顶,寒风裹着雾气扑面而来。我蜷缩在租来的军大衣里,看着远处地平线渐渐泛起鱼肚白,身旁突然传来一句浓重的河南腔:“兄弟,中不中?再撑会儿,太阳快蹦出来了!”
这个自称“老陈”的河南汉子,是我在登山途中捡到的“搭子”。两天前,我在龙山村徒步起点纠结路线时,他主动凑过来问:“恁也一个人?搭个伴儿呗!”从此,我的单人徒步计划里,多了一个背着铁锅卤味的河南队友。
老陈的背包像个百宝箱——洛阳的芝麻香油、自家晒的萝卜干,甚至还有半张冻硬的烙馍。海拔1600米的绝望坡上,他变戏法似的掏出保温杯:“喝口胡辣汤,比红牛得劲!”滚烫的汤汁混着胡椒的辛辣,瞬间冲散了山间的湿冷。作为交换,我教他用登山杖当擀面杖,把压缩饼干碾碎煮成“户外版浆面条”。
最难忘的是次日凌晨冲顶。浓雾中我们几次走错岔路,老陈却始终乐呵呵的:“怕啥?GPS丢了还有北斗,河南人最会‘摸’路!”当云海终于撕开一道裂缝,万丈金光倾泻而下时,这个在郑州做装修的中年男人突然红了眼眶:“比俺们少林寺的日出还排场!”
下山时我们在吊马桩分别,他执意塞给我一包道口烧鸡:“下回去河南,俺带恁喝真正的羊肉汤。”望着他大步流星走向高铁站的背影,我突然明白:武功山最美的风景不止草甸云海,还有这些短暂交汇却温暖如篝火的“山野搭子”。就像老陈常说的那句——“五湖四海爬一坡,都是自己人!”
(配图建议:1.晨雾中并肩等待日出的剪影2.山脊线上分享食物的特写3.写有“河南-江西”的登山杖交接瞬间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