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## 考研搭子,是我在小红书捡到的“上岸”幸运符 ###
深夜两点,台灯下的政治笔记模糊成一片墨色,我第无数次想摔笔放弃。打开小红书想刷几分钟放松,却刷到一条帖子:“找考研搭子,互相监督打卡,拒绝摆烂!”鬼使神差地,我在评论区留下了第一条怯生生的:“带我一个?”
没想到,这个随手之举,竟成了我考研路上最正确的决定。
1.素未谋面的我们,成了最熟悉的“战友”
我的考研搭子小组里有五个人,天南海北,专业各异。我们建了个小红书群,约定每天早晚打卡学习计划,睡前上传成果图。起初只是机械式的任务,直到有一天,我因为实习太累偷懒没学,晚上11点,手机接连震动: “今天怎么没动静?身体不舒服吗?” “快出来冒泡,缺你一个打卡不完整!” 那一刻,鼻子突然一酸。原来在这个孤独的战场上,真的有人在默默关注着你。我们没见过彼此,却熟悉对方的作息、弱科、甚至背书时爱喝什么咖啡。这种“被看见”的感觉,是独自备考时最奢侈的温暖。
2.不只是监督,更是情绪崩溃时的“急救站”
备考的压力像潮水,总在不经意间将人淹没。记得有次做英语阅读错得一塌糊涂,我崩溃地在群里发:“我是不是根本考不上?”本以为会收到鸡汤式安慰,但搭子们却纷纷甩出自己的“黑历史”: “看我上次这篇阅读只对两个,这次能对四个了!进步慢也是进步!” “别慌,我刚背的专业课又忘了,正边哭边重新背呢。” 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,只有真实的“我也一样”。我们分享各自的焦虑,拼凑零碎的学习技巧,甚至在模考失利后开着语音互相打气。那些不敢对家人朋友说的脆弱,在这里都能坦然安放。考研搭子,成了比研友更懂彼此的存在。
3.从网友到挚友,我们见证了彼此的“新生”
冲刺期最后一个月,群里的话题渐渐从“今天学什么”变成了“考完要去吃什么”。我们约好,无论结果如何,都要在对方城市见面。查分那天,群里消息炸了——有人超常发挥,有人惊险过线,也有人遗憾落榜。但没人立刻退群,我们依然每天聊天,只不过内容变成了复试经验、调剂信息,和给二战伙伴的加油。
如今,我们中有人已走进梦想的校园,有人开始了新的规划。那个小红书上临时组建的群,依然活跃着。我们分享读研的日常,吐槽导师,也继续为在职考研的伙伴打气。
回头看,考研搭子像是一群人在黑夜里并肩行走,各自举着微弱的灯,却共同照亮了通往“上岸”的路。如果你也在备考的孤独中挣扎,不妨去小红书发个帖子——那个能陪你走完这段路的人,或许正在等待一场温暖的“偶遇”。
因为最好的研友,有时真的是“捡”来的。
有没有最近打算去广州旅游的小伙伴?想找一起逛吃逛玩的搭子,可以一起打卡珠江夜景、早茶和沙面岛,希望性格开朗合得来,行程计划可以一起商量!
「一米五小个子男生如何穿出中性风?5个显高又时髦的穿搭技巧」
从武汉出发去恩施玩,有没有结伴同行的搭子?时间灵活,求组队!
张子枫在电影《我的姐姐》中的穿搭风格有什么特点?如何借鉴到日常搭配中?
身高155cm、体重55kg的微胖小个子女生,日常穿搭如何显高显瘦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