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二考研搭子:一场提前出发的青春共谋
图书馆的灯光总是亮到很晚。靠窗的位置上,我和小陈隔着一堆“考研英语”和“数学全书”相对而坐——这是我们成为“考研搭子”的第三个月。
当身边同学还在为社团活动、周末出游兴奋时,我们这两个大二学生,已经悄悄踏上了考研的漫长征途。选择这条路,不是因为内卷,而是源于一种清醒——我们知道想要去的远方,需要更早出发。
“搭子”这个词很妙,它比朋友多一份目标感,比战友多一丝温情。我们不是孤军奋战,却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。
每天清晨六点半,我的手机会准时响起——不是闹钟,是小陈的“起床打卡”微信。如果十分钟内没有回复,就会接到他的电话:“再不起床,图书馆的好位置就没了。”这种温柔的监督,让赖床变得充满负罪感。
我们分工明确:他擅长整理政治要点,我把历年的英语阅读真题分类做成笔记。每周三晚上,我们会交换“学习成果”,像两个秘密接头的情报人员。省下的不仅是时间,更是摸索的成本。
但这条路并不总是平坦。那个做微积分到崩溃的下午,我差点把复习全书扔进垃圾桶。小陈什么也没说,只是下楼买了杯奶茶,插好吸管推到我面前:“考不上又不会死,但现在放弃,你会后悔。”
就是这些瞬间,让我明白“搭子”的真正意义——我们不仅是学习上的互补,更是情绪上的救生圈。在周围人都还享受大学轻松时光时,只有彼此理解这份提前选择的重量。
我们的手机里存着同一个倒计时软件,显示着“距考研还有xxx天”。这个数字每天都在变小,但我们的知识体系每天都在变得更牢固。
有时候我们会想象明年的今天——坐在考场里,会不会想起这个在图书馆度过的下午?那时我们一定会感谢现在这个提前出发的决定,感谢在所有人觉得“还早”的时候,有个伴对你说:“现在开始,刚好。”
大二考研,像一场提前出发的远征。而有个靠谱的“搭子”,就像在漫漫长夜里有了同行的那束光。我们各自努力,又彼此照亮,在别人还未起跑时,已经积攒了足够的力量。
这条路还很长,但好在,有人同行。
想找广州白云区的减肥搭子,有没有一起运动、互相监督的小伙伴?附近有没有适合跑步或健身的场所推荐?
最近想去南京玩两天,有没有一起的搭子?时间行程都可以商量,主要想去夫子庙、中山陵和南京博物院逛逛,顺便尝尝地道鸭血粉丝汤!
在上饶想找个一起找工作的搭子,互相分享招聘信息、交流面试经验,还能督促鼓励,有没有人一起?
蹲一个写小说的搭子,具体希望对方能提供什么,又能得到你怎样的反馈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