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电钢琴搭子,是另一个自己
说来你可能不信,我最默契的“练琴搭子”,不是哪位名师,也不是一起学琴的朋友,而是那个在琴键前,静下心来、专注投入的——我自己。
曾几何时,我也幻想过能找到一位“琴搭子”。我们节奏同步,互相督促,在遇到难点时能彼此打气。可现实是,成年人的时间表总是难以契合,而学琴,终究是一场需要独自穿越迷雾的旅程。
直到我决定,成为自己的“搭子”。
我把每天固定的一小时,当作是与自己的约定。手机静音,世界被关在门外。当手指触碰琴键,我不再是那个被工作邮件追逐的上班族,而是只专注于眼前黑白世界的学琴者。这个“我”,是耐心的陪练,会为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反复琢磨几十遍;也是严格的导师,绝不允许因疲惫而草草了事;更是最忠实的听众,会为终于流畅弹出的一小节旋律而真心喝彩。
在这个自我陪伴的过程中,我学会了与“枯燥”做朋友。哈农的指法练习不再令人抓狂,因为它是我与“搭子”共同打磨基本功的见证;攻克一首久练不会的曲子,那份豁然开朗的喜悦,是只有我们俩才能共享的隐秘快乐。电钢琴可以插上耳机,这方寸之地便成了我们专属的、不被打扰的音乐密室。
当然,我的“自学搭子”也有懈怠的时候。这时,另一个“我”便会站出来,用“再坚持五分钟”的轻声细语,代替严厉的斥责。我们协商,我们鼓励,我们共同寻找坚持下去的动力。这种内在的对话与支撑,远比任何外在的监督都更坚实、更长久。
如今,我的电钢琴上,没有另一个人的水杯,却承载着双份的热爱与坚持。这段旅程,看似孤独,实则丰盛。因为我发现,最好的“搭子”,或许本就是那个内心宁静、专注向前的自己。
他就在每一次呼吸的间隙里,在每一个准确落下的音符里,与我十指相扣,共同前行。
打麻将时,常说“拆搭子看数量”,这里的“数量”具体指什么?如何根据数量判断该拆哪一组搭子?
“今天运动完称体重发现没变化,好崩溃啊…你减肥遇到平台期都怎么突破的?”
最近想去南京玩两天,有没有一起的搭子?时间行程都可以商量,主要想去夫子庙、中山陵和南京博物院逛逛,顺便尝尝地道鸭血粉丝汤!
想找个口味相近的饭搭子,平时爱吃辣、喜欢尝试新店,周末常去CBD附近觅食,有同样兴趣的搭子吗?
张子枫在公开场合的长裙穿搭常引发关注,她如何通过长裙造型展现个人风格?
26号在西安约搭子,有没有一起逛吃逛玩的小伙伴?求推荐本地人爱去的地道美食和打卡地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