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互为“追星搭子”,却活在各自的对话框里
我们的聊天记录,像一座精心维护的纪念碑。最新的一条是:“链接发你了,最新直拍,绝了!”上一条是:“买到票了,位置还行。”再往上翻,是各种图片、视频、商品链接的轰炸,偶尔夹杂着“啊啊啊这个造型封神了!”“快,投票差一票!”——像对着一堵墙奋力扔出飞镖,只求听见那一声“中了”的回响。
我们拥有最完美的“搭子”关系。打榜,你冲锋,我断后;抢周边,你盯A平台,我守B渠道。我们是精密配合的齿轮,严丝合缝地推动着“为偶像好”这台巨大机器。我们熟知彼此的追星账号,在每一条数据微博下默契互评,用一模一样的口号将热度顶上热门。我们是赛博世界里的连体婴,是数据战场上最可靠的盟友。
可一旦跳出那个光芒万丈的名字,我们之间,只剩下大段大段的、被沉默吞噬的空白。
我不知道你屏幕那端是晴是雨,不知道你今天是被老板训斥还是为考试焦虑。你不知道我最近迷上了哪部剧,不知道我养的花刚刚开败了一朵。我们分享着同一个“神”,却对神像背后那个真实的、活生生的人一无所知。
有时,我也想试着越过那条无形的边界。在转发完一个舞台后,补一句:“你今天过得怎么样?”光标在输入框里闪烁良久,最终还是被默默删除。我害怕这声无关偶像的问候,会像一颗投入深潭的小石子,连一丝涟漪都惊不起,反而让那片沉默显得更加震耳欲聋。
我渐渐明白,我们不是朋友,我们是“同担”。我们因同一个焦点而汇聚,也因这过于强烈的焦点,而模糊了彼此真实的面目。我们的关系,构筑在一个完美的、遥远的第三人称之上。当话题里没有“他”或“她”时,我们就像被抽掉了地基的楼阁,瞬间失去所有对话的支点。
这或许就是当代追星关系的一种缩影:极致的亲密,与极致的疏离,可以并存于同一个对话框里。我们是最熟悉的陌生人,是共享着一场盛大单恋的战友,也是彼此情感投射中最沉默的那块背景板。
所以,就让我们继续这样吧。继续在下一个数据任务里精准配合,继续在下一场演唱会现场隔着人海用灯牌彼此相认。至于聊天框里的那些沉默,就让它留在那里。
我们都知道,那不是隔阂,只是我们为那个共同热爱的人,留出的、最安静的席位。
成都与三亚:一场麻辣与海风的奇妙碰撞,寻找最合拍的旅行搭子!
从山城到西域,寻找同频旅伴:重庆—新疆,共赴一场跨越3000公里的奇幻之旅
在临沂罗庄区想找一起打羽毛球的搭子,有什么好的途径或建议吗?
你好,我打算参加河北省的公务员考试,想找一个“省考搭子”一起备考。请问在河北地区,通常可以通过哪些渠道找到合适的备考伙伴?结成“考搭子”一起学习,主要有哪些好处和需要注意的地方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