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福州,有一群“考公搭子”在并肩前行
夜色渐深,福州仓山区图书馆的阅览室里,只剩下书页翻动和笔尖划过的细微声响。小陈揉了揉发酸的眼睛,抬头看见对面的“搭子”小林正对着行测题皱眉,便轻轻推过去一张写满公式的便签。相视一笑间,疲惫似乎消散了大半。
这就是“福州考公搭子”的日常。
他们可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,可能是厌倦了企业漂泊的职场人,也可能是渴望安稳的年轻父母。背景各异,却因同一个目标——考上福州公务员,走到了一起。
“一个人备考太孤独了。”去年开始备考的小吴说,“申论写得好不好没人交流,错题反复错也没人提醒。直到在小红书找到‘搭子’,才发现不是一个人在战斗。”
这些“考公搭子”的联结方式简单而高效。有的在线上群组里互相分享最新时政热点,有的约定每天打卡刷题数量,更多的是选择“线下同桌”——在省图、大学自习室或付费自习室固定“拼桌”,用彼此的陪伴对抗懈怠。
对他们而言,“搭子”是竞争对手,更是战友。26岁的教师林静每次想偷懒时,看到“搭子”发来的“已在自习室”消息,就会立刻起身出门。“那种无形的督促,比任何鸡汤都管用。”
更重要的是专业上的互补。计算机专业的小张擅长资料分析,却对申论一筹莫展。他的“搭子”、中文系毕业的小李正好相反。“我们约好互相辅导,他教我速算技巧,我帮他修改申论。上次模考,我们都提高了十分。”
当然,“搭子”关系也微妙而脆弱。当岗位招录人数稀少,曾经的伙伴就成了直接竞争对手。有人选择解散群组独自冲刺,更多人则默契地维持着这种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。“能一起上岸最好,如果只有一个,那就祝福。”小陈说得坦诚。
这些年轻人的背后,是福州乃至全国持续升温的“考公热”。稳定的工作环境、可期的职业发展、对故乡的眷恋,都让公务员成为许多人的首选。而“考公搭子”这种新型备考模式,正是年轻人面对高压竞争时自发形成的支持系统。
在遍布福州的自习室里,这些年轻的身影依然在题海中奋战。他们知道,这条路上,有人与你共享资料,有人和你一起焦虑,有人在你想放弃时给你力量。无论最终能否上岸,这段并肩作战的岁月,都已成为他们青春中难忘的注脚。
“功不唐捐。”这是许多“考公搭子”互相鼓励时最爱说的一句话。所有的努力都不会白费——无论是对梦想,还是对这段特殊的友谊。
在上饶想找个一起找工作的搭子,互相分享招聘信息、交流面试经验,还能督促鼓励,有没有人一起?
计划6月从西宁出发走青藏线去拉萨,想找个旅游搭子一起拼车/火车,男女不限,主要希望分摊成本、互相照应,行程可商量。有没有同样时间出发的朋友?或者对沿途住宿、高原反应预防有什么建议?
娜娜子,最近天气忽冷忽热的,有没有适合这种多变天气的日常穿搭推荐呀?
在西安读高中,如何找到志同道合的“搭子”一起学习或探索城市?
计划下个月去埃及自由行,想找一位女生搭子一起拼房、拼车、拍照,有没有同样时间出发的小伙伴?行程约10天,开罗+卢克索+阿斯旺,希望能互相照应、分摊费用~
https://www.fydmwd.com/img/2025/09/上海旅游搭子大学生.jp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