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“找工作搭子”在小红书火了:年轻人抱团求职,是内卷还是互助?》
最近,“找工作搭子”成了小红书上的新晋热词。无数应届生和职场新人自发组队,互相分享岗位信息、修改简历、模拟面试,甚至每天打卡督促彼此投递进度。这种“抱团求职”的模式,正在成为年轻人对抗就业焦虑的独特方式。
1.为什么需要“找工作搭子”?
“一个人求职像在黑暗中摸索,但有人同行就能互相照亮。”一位用户写道。面对激烈的竞争和“已读不回”的挫败感,年轻人发现:情绪支持、信息共享和同伴监督能显著提升效率。有人通过搭子内推拿到了面试机会,还有人靠群组复盘避开了“面试坑”。
2.搭子组合的N种模式
-信息共享型:群内24小时滚动更新招聘动态,甚至细分到行业小群;
-魔鬼监督型:每日打卡KPI,未完成投递目标需发红包;
-技能互补型:设计岗帮程序员改作品集,HR从业者免费辅导话术。
3.争议:是互助还是新型内卷? 有人质疑这种模式变相加剧竞争:“原本投10份简历就能进池子,现在人人投100份,HR更挑花了眼。”但也有支持者认为,搭子文化本质是“对抗结构性困境”——当个体难以改变市场环境,至少能彼此取暖。
4.如何找到靠谱搭子? 资深用户建议: -明确目标(如“24届秋招群”“外企快消专场”); -设置规则(如禁止广告、要求实名制); -警惕付费辅导陷阱,优先选择纯公益社群。
如今,“找工作搭子”已从临时组合进化成可持续的职场人脉。或许正如一条高赞评论所说:“我们不仅是求职路上的队友,更是未来行业的同行者。”
(正文约600字,可根据平台调性增减细节或加入真实案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