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游戏搭子,从“大腿”到“拖油瓶”的进化史
曾经,他是我的神。
枪枪爆头,走位风骚,意识超前。我管他叫“移动的攻略库”,敌人还没露脸,他就能预判方位。我全程苟活,舔包都带着虔诚——毕竟,是他用战绩为我开辟了安全区。
不知从何时起,情况开始微妙地变化。
他的枪法,从“例无虚发”变成了“人体描边大师”。曾经能丝血反杀的操作,如今变成了千里送人头。我看着他冲进人群,然后灰掉的头像,耳边响起他尴尬的干笑:“哈哈,失误,纯属失误。”
起初,我以为是状态起伏。谁还没个手感冰凉的时候?
但“冰凉期”似乎无限延长了。
我们的对话,也从精准的战术交流,逐渐演变为:
“左边!左边来人了!” “啊?在哪儿?我屏幕怎么黑了?” “你刚才……是不是对着墙打了整整一梭子子弹?” “我……我在练习压枪,你信吗?”
我开始怀疑人生。是我进步太快,还是他被什么神秘力量夺舍了?那个带我飞的大腿,如今稳稳地挂在了我的腿上,沉甸甸的。
直到有一次,我们连跪五把后,他叹了口气,轻声说:“今天先到这吧,孩子哭了,得去哄哄。”
那一刻,我忽然明白了。
他不是变菜了,只是生活把他的“蓝”抽干了。
他的反应迟钝,可能是因为刚加完班,眼里还布满血丝;他的操作变形,可能是一边打游戏,一边分神听着隔壁房间宝宝的动静;他再也记不住新版本复杂的装备合成表,是因为他的大脑已经被房贷、车贷和幼儿园学费占满了。
我们依然每周约着玩几局。只是我不再抱怨他“菜”,而是学会了在他“白给”时,轻松地说一句“问题不大”;在他打出下饭操作时,笑着调侃“这波喂得饱饱的”。
我们的游戏目标,从“必须吃鸡”、“必须五杀”,悄然变成了“一起唠唠嗑”、“听听彼此的近况”。
那个在游戏里大杀四方的“大神”或许已经下线了,但那个在现实生活里为家庭、为生活努力奋斗的“战友”,一直都在。
所以,搭子,菜就菜点吧。
你负责在生活里Carry,我暂时在游戏里替你扛一会儿。只要还能听到你熟悉的声音,知道屏幕那头,是老朋友还在,这就够了。
毕竟,我们找的是游戏搭子,不是职业选手。而最好的搭子,就是无论你变得多“菜”,我都愿意等你复活,然后一起奔赴下一个“战场”的那个人。
许子言《我在他乡挺好的》:都市游子的穿搭图鉴,每一件衣服都在说“我挺好”
在长沙想找个能一起喝酒唱歌的搭子,有什么推荐的地方或方式吗?
https://www.fydmwd.com/img/2025/09/0d53d5359b1ba13669b18d129b4535d5.jp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