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食堂成为孤独的试炼场:一个没有饭搭子的开学季
开学第三天,我端着餐盘在食堂中央站了整整五分钟。
周围是成群结队的新生,他们的笑声像无形的墙,把我隔绝在热闹之外。最终我选择了最角落的位置——背对所有人,面朝墙壁。这顿午饭,我吃了四十分钟,手机里的视频循环播放了三遍,其实根本不知道看了什么,只是需要有个声音证明自己没那么可怜。
这是我第一次如此具体地感受到孤独的重量——它不在深夜的宿舍,而在正午十二点人声鼎沸的食堂里。
高中时总听人说大学是自由的,没人告诉你自由的第一课是学会独自面对三餐。看着别人自然结成的饭搭子,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——是不是不够开朗?是不是开学那天错过了某个重要的社交时刻?
但慢慢地,我发现食堂里独自吃饭的人比想象中多。
斜前方的女生一边吃一边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;隔两桌的男生专注地看着平板上的公开课;更远处,一个女孩安静地吃着,偶尔抬头看看窗外——她的神情里没有我这样的焦虑,只有一种怡然自得的平静。
那一刻我突然明白,所谓“饭搭子”或许本就不该是大学生活的标配,而是可遇不可求的礼物。在没有遇到那个能一起吃饭、聊天、分享生活的人之前,学会与自己共进每一餐,才是更重要的修行。
我开始调整心态:把独自吃饭的时间变成一种享受。有时带一本书,有时只是静静地品味食物本身的味道。我不再急于寻找饭搭子,而是先学会做自己最好的陪伴。
很奇怪,当我不再执着于“必须有个人一起吃饭”这件事,反而在体育课上认识了同样喜欢羽毛球的同学,在图书馆遇到了分享笔记的邻座。我们偶尔会一起吃饭,但更多时候,我还是享受一个人的午餐时间。
现在回想开学初那个在食堂手足无措的自己,我想对每一个没有饭搭子的大一新生说:没关系,真的没关系。孤独不是你的失败,而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成长仪式。在找到能一起吃饭的人之前,请先学会好好陪伴自己。
毕竟,大学的第一课,从来都不在教室,而在你独自面对的第一份午餐里。
这张《整蛊蛋搭子》双人地图里有哪些坑人套路?快分享几个最阴的!
在南宁想找“搭子”一起玩,有什么靠谱的社交圈或平台可以推荐吗?
最近在西安找“上班搭子”,想找个能一起拼车通勤、中午约饭的伙伴。你在哪个区上班?通常几点通勤?有没有推荐的路线或拼车平台?
https://www.fydmwd.com/img/2025/08/2910f4c46fc7facb858d58465a5ad21c.jpg
计划从长沙出发去大理玩5天,想找个旅游搭子一起分摊费用、互相拍照,有没有时间合适的朋友?希望性格随和,攻略可以一起商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