漓江边的端午奇遇:在桂林山水间,找到我的“粽子搭子”
清晨的漓江泛着薄雾,像一幅未干的水墨画。我背着行囊站在象鼻山脚下,手机突然震动——一条消息弹出来:“穿汉服的小姐姐,举着粽子的是你吗?”
回头望去,一个戴斗笠的男生笑着晃了晃手里的蛋黄肉粽。这是我们“桂林端午搭子群”的第一次面基。
廿四岁的程序员小陈说,他特意调休三天从深圳赶来:“小时候奶奶总用漓江水煮粽子,我想找回那个味道。”
扎染店店主阿琳从阳朔骑了四十分钟电动车,竹筐里装着刚采的艾草:“桂林的端午,要有山歌和药香才算完整。”
我们挤在訾洲公园的观景台,看龙舟像离弦的箭劈开碧绿江水。船夫的号子声震得岸边的凤尾竹簌簌作响,小陈突然指着对岸:“你们看!九马画山是不是像条腾空的龙?”
正午的东镇门老街飘着柚叶的清香。阿琳教我们把五色丝线编成“长命缕”,卖凉茶的阿婆非要往我们手里塞黄糖糕:“年轻仔出门在外,要吃饱才不想家。”
最难忘的是夜游两江四湖时,月亮从逍遥楼升起,我们租的竹筏上堆着枧水粽、裹蒸粽、枕头粽。小陈用桂林话念起童谣:“五月五,龙船鼓,阿妈叫我睇划船...”波光把他的眼镜染成碎金色。
临别时,阿琳往每人包里放了香囊,艾草混着桂花香。小陈在群里发了张抓拍的照片:我们举着粽子碰杯,身后是灯火阑珊的日月双塔。
原来所谓“搭子”,不过是山水为席、粽叶为信,让漂泊的旅人暂时成为彼此的故乡。那些藏在七星岩溶洞里的悄悄话,漓江渔火照亮的笑脸,比任何馅料的粽子都更甜糯悠长。
(此刻我正坐在返程的高铁上,手机又震了——群里跳出新消息:“中秋龙脊梯田,继续当搭子?”)
“成都CD26漫展想找个搭子一起逛!主要想拍场照、交换无料、排热门摊,有没有同好组队?顺便求攻略~”
想找个汉服搭子一起在西安拍照!本人女生,打算下周去大唐不夜城和芙蓉园,有同好一起互拍/逛景点吗?希望找个细心会找角度的姐妹,设备我有微单可以共享~
https://www.fydmwd.com/img/2025/08/12bacfbea9a5f31b847ca871c8c5282b.jpg
计划去平潭岛玩3天,想找个旅行搭子一起分摊费用和互相拍照,一般在哪里能找到靠谱的同伴?需要注意什么?
《潍坊剧本杀搭子图鉴:在“戏精”与“侦探”间寻找你的最佳拍档》
《“搭子社交”兴起:当代年轻人的情感代餐,还是新型社交革命?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