彭州天台山搭子:一场不问来处的山水相逢
彭州天台山的石阶上,晨雾还未散尽。几个原本陌生的人,因为一条“寻登山搭子”的消息聚在了一起。没有客套的寒暄,只有一句“走吧”便踏进了这片苍翠。
山是沉默的。古木参天,苔痕斑驳,千级石阶在密林中蜿蜒。我们轮流开路,偶尔提醒身后的同伴小心湿滑的台阶。不需要刻意寻找话题,喘息声和脚步声就是最自然的交流。在一处陡坡,走在最前面的男生自然地回身,向后面的人伸出手——这个动作如此自然,仿佛我们早已相识多年。
半山腰的休息变得珍贵。分享彼此带来的水果、零食,聊起为什么来爬山。理由各不相同——有人想逃离城市的喧嚣,有人为了拍摄日出,有人只是单纯想走走。但此刻,坐在这片山雾里,我们都成了纯粹的登山者。
越往上,台阶越陡,树林渐疏,视野豁然开朗。远山如黛,云海在脚下翻涌。我们并排站在崖边,没有人说话。这种沉默不是尴尬,而是一种共享的震撼。在城市里,我们习惯了用语言填满所有空隙,却忘了有些体验本就无需言说。
下山时已近黄昏。腿是酸的,心却是轻的。我们在山脚道别,没有互留联系方式,甚至没有询问彼此的真实姓名——就像山间的云雾,聚了又散。但我知道,这段四个小时的同行情谊,会像天台山的清风一样,长久地留在记忆里。
这就是“搭子”的魅力所在——不是朋友,却共享了一段旅程;不问来处归处,却在某个时刻,成为了彼此登山路上最重要的同行者。在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的今天,这种简单纯粹的连接,反而显得格外珍贵。
彭州天台山还在那里,而更多的“搭子”故事,正在每一级石阶上悄然发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