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夜爬梅岭搭子记:星光、汗水与不期而遇的同行者》
凌晨三点的梅岭山脚,路灯昏黄,虫鸣窸窣。我蹲在石阶旁系紧鞋带,抬头看见三五人影晃动手电筒的光——是群里约好的“夜爬搭子”。彼此不过网友,连真名都未必清楚,却因一句“今晚冲顶看日出”聚在此处,像一场临时起意的冒险。
起初是沉默的。耳机里的电子乐、背包里碰撞的水壶声、偶尔的咳嗽,成了唯一的交流。直到半山腰的陡坡,有人喘着粗气问“还有多远”,队伍突然活了过来。前头戴渔夫帽的男生转身伸手拉人,后排的姑娘掏出一包陈皮糖分给大家。不知谁起了头聊星座,又扯到加班和房贷,笑声惊飞了树梢的夜鸮。
登顶时天刚泛起蟹壳青。云海下城市的灯火未熄,而我们挤在观景台的角落,分享保温杯里的热茶。穿冲锋衣的大哥突然说:“上次来这儿还是离婚那天。”没人接话,但几双手同时拍了拍他肩膀。
下山时已能看清彼此的脸。有人提议加微信建个“梅岭野人组”,却心照不宣:或许再无同爬的机会,但这一夜的星光与狼狈,早让陌生人的温度烙进记忆里。
所谓“搭子”,不过是在某个平行时空里,陪你走一段山路的人。
国庆期间想去新疆旅游,有没有合适的旅游搭子推荐?希望路线相似(北疆喀纳斯+伊犁),预算中等,时间7天左右,求组队!
搭子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交关系模式,其快速流行背后的利弊如何权衡?
《寻味柳州,结伴同行!寻找志同道合的旅游搭子,共赏山水与螺蛳粉的烟火人间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