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学“鸡娃搭子”:一场被焦虑裹挟的育儿合谋
深夜的朋友圈,一位母亲晒出刚刚整理好的“暑期作战计划表”:奥数、编程、英语辩论、钢琴考级、游泳集训……时间精确到分钟。配文是:“幸好有‘鸡娃搭子’一起打卡,不然真撑不下去。”评论区里,十几个头像迅速集结,互相加油打气,宛如一支奔赴教育战线的同盟军。
这就是当下都市里悄然兴起的“鸡娃搭子”现象——两个或多个家庭结成育儿同盟,共享信息、资源,互相监督、打气,共同在“鸡娃”(打鸡血式教育孩子)的道路上结伴狂奔。它看似是家长们在重压下的抱团取暖,实则折射出当代教育生态中更深层次的集体焦虑与无奈。
表面上看,“鸡娃搭子”是精明的资源优化策略。你负责研究最新升学政策,我负责筛选金牌培训班,他负责组织周末研学。信息差在抱团中被弥合,试错成本因共享而降低。它甚至提供了一种珍贵的情感价值:当你在深夜因为孩子的抗拒而崩溃时,总有“搭子”发来一句“我们都一样”,让孤独的育儿之路有了同行者。
然而,这种结盟更像是一场被焦虑驱动的“竞速游戏”。当A家的孩子提前掌握了三位数乘除法,B家的“搭子”便会立刻调整学习计划,唯恐落后半步。原本是为了分担压力,结果却在互相参照中不断拉高“鸡血”浓度。家长们陷入了一种奇妙的心理状态:既希望“搭子”的孩子优秀到可以成为榜样,又暗暗担心对方太过优秀而拉开差距。这种微妙的比较,让教育异化为一场没有终点的军备竞赛。
最令人忧心的是被裹挟其中的孩子。他们的课余时间被“搭子”共同制定的密集课程填满,游戏和发呆成了奢侈品。两个原本可以一起在草地上打滚的朋友,现在却成了在同一个培训班里暗暗较劲的“同学”。童年被简化为一串串可量化的指标:词汇量、考级证书、竞赛名次。一位孩子在日记里写道:“我和我的‘搭子’是好朋友,但妈妈们让我们变得像同事。”
教育学者指出,“鸡娃搭子”本质上是家长对教育不确定性的过度防御。当上升通道似乎日益狭窄,当“一步落后步步落后”的恐惧蔓延,家长们只能通过不断加码的投入来寻求安全感。但这种“合谋”恰恰强化了本应被反思的教育观念,让剧场效应愈演愈烈——当所有人都站起来,没有人敢先坐下。
教育的真谛在于唤醒内在潜能,而非填鸭式灌输;童年的价值在于自由探索,而非效率至上。“鸡娃搭子”作为特定时代的产物,反映了家长的良苦用心,也暴露了教育生态的失衡。或许,真正的智慧不在于寻找更强大的“同盟”,而在于拥有率先坐下来的勇气——相信孩子的成长有其自然节律,留白之处,恰是生命真正舒展的空间。
当又一个周末来临,“鸡娃搭子”们再次奔赴在各个培训机构的路上时,我们是否该停下来问问:这究竟是孩子真正需要的教育,还只是成年人在焦虑中为自己寻找的安慰剂?教育的终极目标,不该是培养在跑道上精疲力尽的选手,而是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愿意漫步其间的道路。
想找长期固定的开封剧本杀搭子,偏好硬核推理和情感本,周末有空,希望队友能准时、不跳车。有没有同城兴趣相近的组队群或小伙伴?
南昌西湖区有没有喜欢打台球的搭子?周末可以约球,水平一般,主要想找球友一起玩!
从深圳出发去西藏,如果找搭子一起旅行,有哪些建议吗?****
https://www.fydmwd.com/img/2025/08/18号南京旅游搭子.jpg
“有个话唠游戏搭子是种什么体验?每次组队他都能从装备属性聊到人生哲学,我到底该开心还是崩溃?”
在大理想找环洱海拼车搭子,一般在哪里发布或寻找信息比较靠谱?
https://www.fydmwd.com/img/2025/09/d125e4abedc9064f8d5e2fed91595e69.jpg
在合肥读大学,想找旅游搭子一起周末短途游,有什么靠谱的渠道或建议吗?
广州自驾游云南,寻找搭子一起,希望可以轮流开车并分享油费路费,有没有时间合适的朋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