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春不设限,穷游也有搭子陪
大学宿舍里,凌晨两点的台灯下,两张中国地图被画满了圆圈和箭头。
“这里,张家界学生票只要113。”
“重庆青旅床位35一晚,离洪崖洞步行十分钟。”
这是我和下铺林舟的第三次穷游策划。我们的旅行从不依赖家庭资助——他做家教存了八百,我靠公众号排版攒了六百。预算表精确到每顿早餐,交通靠绿皮火车硬座,住宿选青年旅舍床位房。
在黄山脚下,我们遇到同样独自出行的医科生小雨。她举着写有“求拼房”的纸牌,就这样成了我们临时的“旅游搭子”。那晚在八人间的青旅,三个陌生人分享着各自的故事:小雨说这是她医学生涯最后一个自由假期,林舟讲起单亲家庭的他如何靠奖学金走遍半个中国。
这种相遇每天都在发生。在西安回民街,我们和美术系的同学拼单尝遍小吃;在桂林漓江,四个不同学校的陌生人合租一条竹筏。每个人都在有限的预算里创造无限的可能——用学生证买半价票,靠双腿丈量城市,在免费博物馆里待整个下午。
最难忘是在兰州开往西宁的夜班火车上。硬座车厢里,十几个大学生因这趟列车相识。有人弹起吉他,有人分享家乡特产,天亮分别时,我们建了个“西北穷游小分队”的微信群。如今这个群已有四十七人,每天还在更新着最新的穷游攻略。
这些经历让我明白,“穷游”的“穷”不是匮乏,而是年轻人特有的富足——我们有时间,有勇气,有对世界的好奇,更有在旅途中迅速建立信任的能力。一张学生证,一个背包,就能出发;一次对视,一句“你也一个人吗”,就能成为旅途中的同伴。
这个世界属于敢于上路的年轻人。当你踏上旅程就会发现,那些和你一样选择穷游的搭子,正遍布在中国的每个角落。你们会在某列绿皮火车上相遇,在某家青旅的天台相识,然后一起走向下一个目的地——这就是属于我们这代人的,最生动的青春地理课。
请问“黄山搭子23号”具体是指什么?是组织23号去黄山的旅行搭子活动吗?
职场上常说的“工作搭子”和“饭搭子”具体指什么?两者对职场人有哪些潜在影响?
想找一个王者Q区游戏搭子,06年的,主要玩中辅,希望可以一起上分和娱乐,平时晚上和周末在线,有没有同样喜欢沟通和配合的小伙伴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