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百块闯天涯:我的“穷游搭子”与那个疯狂的夏天
那个夏天,我和小陈在青旅的布告栏前相遇,两张皱巴巴的火车票、一个塞满压缩饼干的背包,就是我们全部的家当。我们自称“穷游搭子”——一种建立在贫穷之上的革命友谊,目标是花最少的钱,走最远的路。
在36小时的绿皮火车上,我们分吃一碗泡面,轮流靠着车窗打盹。午夜经过黄河时,车厢突然停电,黑暗中有人开始唱歌。素不相识的旅人用手机打光,像一群流浪的萤火虫。小陈碰碰我肩膀:“你看,不要钱的星空。”
我们睡过24小时营业的麦当劳,在凌晨三点的便利店分享关东煮。为了省门票钱,绕着古城墙走完整整一圈,却在护城河边遇到卖糖画的老人,花两块钱转了一条龙。小陈说这是旅途中最奢侈的消费,举着糖画在夕阳里跑了半里路,生怕化了。
最难忘是在徽州古村,暴雨困住了我们。躲雨的亭子里,来自天南地北的“穷游搭子”们自动组成临时家庭。广东姑娘拿出茶饼,西安小伙掰开肉夹馍,我的压缩饼干第一次显得如此寒酸。可当所有人就着雨水分享食物时,我突然明白——原来穷游的“穷”不是匮乏,是让一切回归本真。
行程结束那天,我们坐在火车站长椅上核算开支:十八天,五个省份,人均花费197.3元。小陈掏出最后两枚硬币,我们买了站台票,送对方上车。
如今我走过更多地方,住过更好的酒店,却再没遇到过那样的夏天。原来最好的风景不在目的地,而在那个愿意陪你啃硬馒头、淋暴雨、把每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人身边。穷游搭子教会我的,不是如何省钱,而是如何让每一段路都值得铭记——即使囊中羞涩,我们依然拥有整片天空。
最近想去淄博CL漫展,但一个人有点社恐,想找个搭子一起逛。该怎么找合适的漫展搭子?需要注意什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