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考公全职搭子:是并肩作战的战友,还是压力倍增的枷锁?”
近年来,“考公全职搭子”在备考圈悄然兴起——一群志在公务员考试的年轻人结成对子或小组,全天候共同学习、监督打卡、分享资源,甚至同吃同住。这种模式看似能提升效率、缓解孤独,却也引发争议:它究竟是备考的“加速器”,还是隐形的情感负担?
1.搭子式备考:从“孤军奋战”到“团队作战”
全职考公的孤独感与高压,让许多考生主动寻求“搭子”。有人制定严格的作息表,互相监督早起刷题;有人分工整理行测高频考点和申论范文;甚至有人合租“考公公寓”,营造封闭的学习环境。“一个人容易懈怠,但看到搭子还在学,就不敢躺平了”,一名考生坦言。
2.理想与现实的落差:当“互助”变成“内耗”
然而,并非所有搭子组合都能1+1>2。进度差异、性格摩擦、竞争心态等问题逐渐浮现。有人因搭子正确率更高而焦虑失眠,有人因对方临时放弃而心态崩溃。更极端的案例中,搭子间互相隐瞒真实进度,演变为“虚假合谋”。“原本想找战友,结果多了个‘监工’”,一名失败考生反思道。
3.专家建议:明确边界,警惕“情感绑架” 心理学家指出,考公搭子的核心应是“适度陪伴”,而非依赖关系。建议考生: -选择目标一致但考区不同的搭子,减少直接竞争; -设立清晰的个人计划,避免盲目同步; -定期评估关系,及时退出消耗型组合。
备考终究是属于自己的战役。搭子可以是一段路的同行者,但清醒的自我认知与节奏把控,才是穿过独木桥的关键。